安徽科技

刊首语

  • 向“智”掘进,奋力打造千亿级中国传感谷

    本刊编辑部;

    <正>5月23日至24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在蚌埠举行,8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齐聚珠城,聚焦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前沿技术,共同探讨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未来,聚力推动中国传感谷建设再上新台阶。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智能传感器是让机器“感知”环境变化,实现信息传递的关键。

    2025年08期 No.43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科技打头阵 创新走前列

  • 建设中国传感谷 打造MEMS产业“蚌埠高地”

    刘晶晶;杨志发;李卫龙;黄孝冬;

    <正>中国传感谷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与合肥“中国声谷”、芜湖“中国视谷”并称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三谷”。2021年,蚌埠市启动建设中国传感谷,经省市协同联动发展,2024年,中国传感谷获批全国十大高质量传感器发展园区,入选安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皖北唯一。本文在全面梳理中国传感谷发展现状、分析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其建设的路径,旨在助力提升建设质效,构建全国标志性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产业“蚌埠高地”。

    2025年08期 No.43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决策咨询

  • 安徽省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赛事发展现状与赛事机制研究

    龙雨晴;

    <正>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被不断聚焦。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作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地科技部门合作开展的赛事,是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的重要载体。通过赛事举办和不断创新,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进长三角区域联合攻关、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突破。

    2025年08期 No.43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 安徽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实施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王晓芳;陈子婵;

    <正>安徽省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4年来,对安徽科技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及科研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效率,有助于提升科研成果的产出。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科研经费“包干制”(以下简称“包干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政策的实施现状、效果以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

    2025年08期 No.43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市县科技

  • 蚌埠市智能传感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和路径优化

    范珺;

    <正>一、智能传感产业的发展背景智能传感器作为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为一体的系统级产品,是决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之一。近年来,智能传感产业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赛迪智库预计“十五五”时期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779亿元,占全球市场的四成以上。

    2025年08期 No.43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玉婷;刘天蓉;谢宁静;闻荻;

    <正>近年来,合肥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锁定为“首位产业”,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促使这一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繁荣,合肥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当前合肥在人才配置、吸引力及政策服务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制约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2025年08期 No.438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 六安市铸造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赵丹;陈光耀;朱余良;周辉;高静;

    <正>铸造是机械行业的首道工序,涉及制造业、建筑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近年来六安市铸造产业随着“工业强市、绿色振兴”战略的推进而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资源、技术、环境等多重挑战。调查分析六安市铸造产业现状,研究合适的发展对策,将有助于提升本地制造业竞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绿色发展。

    2025年08期 No.438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成果转化

  • 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移转化长效机制研究

    王爽;周建佳;

    <正>一、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现状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75.6万件,其中超过20%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出,2024年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3.3%,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澎拜新闻报道显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大量专利未实现成果落地的市场化、产业化应用。与此同时,高校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却在逐年增大,因此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制约着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2025年08期 No.43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知识产权

  • 专利先行战略驱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展望

    张世国;

    <正>一、推进专利先行战略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全球专利申请量持续攀升,2023年全球专利申请量达到约355万件,比2022年增长了2.7%,实现连续4年上升,直观反映出全球企业对专利布局的高度重视。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技术话语权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在5G通信技术领域,华为、高通等企业通过大量的专利布局,掌握行业核心标准必要专利,在全球通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25年08期 No.438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交流探讨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路径研究

    程新华;

    <正>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系统性改革,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迭代转换的战略抉择。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度重构与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的双重背景下,我国亟待突破影响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体制机制瓶颈。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科研攻关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错位、成果转化链条关键环节缺失、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系统性不足等复合型难题,亟须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构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应用转化”全链条协同机制,最终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新型范式。

    2025年08期 No.43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 金融支撑安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路径研究

    陶鑫;

    <正>一、金融支撑安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现状分析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力量。安徽作为我国中部创新高地,以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截至2024年年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突破75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位,私募基金规模超1.75万亿元,初步形成“基金+产业+生态”的特色路径。

    2025年08期 No.438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思路举措

    吴丰;王晨晨;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已进入新阶段。要深刻领会“两个首次”对公安工作的重大意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

    2025年08期 No.43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 AIGC在音乐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王爽;

    <正>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逐步重塑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科创新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兼具技能训练与审美培养的双重属性,如何借助AIGC实现个性化学习、智能化创作与高效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科技融合的前沿课题。从科技视角看,AIGC通过智能作曲、虚拟伴奏、自适应评价等功能,可突破时空与资源限制,赋能音乐教育的普惠化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No.43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企业创新

  •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玻璃化温度影响的合成研究

    黄伟;

    <正>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白乳胶)是水基胶黏剂的一类,主要应用于木制品及纸品加工、建筑墙体刮大白、接缝纸贴合、卷烟行业等。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无毒无害、不易燃烧,并且还有无环境污染、生产安全简单、性能良好等优点。各领域考量乳液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玻璃化温度,聚合物乳液由于玻璃化温度不同呈现3种力学状态——玻璃态、橡胶态、黏流态,相应有2个转变点温度,其中T_g为聚合物玻璃化温度,是聚合物从玻璃态转化为橡胶态的温度。

    2025年08期 No.438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 基于离线编程的某功能椭圆零件塑料粒子除漆轨迹生成研究

    袁大鹏;

    <正>人工打磨和应用化学除漆剂是工业生产活动中常用的除漆手段,但是人工打磨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打磨效果难以达到某功能椭圆零件对表面质量的高要求。相较而言,化学除漆剂具有较好的除漆效果,但是因其固有的腐蚀性,不仅会对基体产生腐蚀,甚至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塑料粒子除漆是一种利用塑料颗粒形成的喷射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喷射,以达到表面清理作用的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精确调整塑料喷射介质的硬度,使其硬度低于基体材料而高于漆层材料,在设计的特定设备或车间内,通过控制喷射塑料介质的速度、压力,以及喷头与基体材料的角度、距离来喷射某功能椭圆零件的表面,在剥落漆层时做到既能轻易清除涂料又不会损伤基体材料。

    2025年08期 No.438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 铜冶炼炉排熔体成分在线检测应用进展

    王海荣;范进军;潘从元;薛骅骎;王志;方云志;

    <正>铜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物质。因具有高导电导热性、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高可塑性和延展性,铜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信息、国防等诸多领域。铜火法冶炼是一种常用的通过高温处理矿石来提取铜的方法,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铜冶炼炉排熔体,其中富含铜、铁、金、银等有价值的金属元素。通过采用炉渣选矿技术,可以有效地回收并富集这些金属元素,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成果。

    2025年08期 No.438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 面向加热炉的多变量抗耦合协同控制研究

    赵跃东;

    <正>以重油为燃料的加热炉,为确保燃烧效率和稳定性,燃料在进入燃烧室前需要被充分雾化。喷嘴系统依靠特定的压力将预热后的重油雾化为细小液滴,雾化效果直接影响燃烧的充分性和稳定性。然而,喷嘴系统的燃料预热温度与喷嘴压力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目前,以重油为燃料的加热炉,在解决重油的预热温度和喷嘴压力的相互协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类问题。一是燃烧过程稳定性与效率低。

    2025年08期 No.43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 “科技打头阵 创新走前列”专栏征稿启事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做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切实将“国之大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强化建制化体系化优势,以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努力在科技创新中打头阵当先锋,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08期 No.438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公示

    <正>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我单位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2025年8月20日—8月26日。举报电话为0551-62655140。拟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陈欣冉。

    2025年08期 No.438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 下载本期数据